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鄞州和奉化两个校区开设多个会场,组织在校师生集中观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激动人心的时刻。
上午9时,纪念大会准时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师生们认真聆听,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收看过程中,受阅部队铿锵有力一的步伐、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亮相,引来会场阵阵赞叹声。


直播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和深刻感悟。
学校党委书记周国明表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胜利召开,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自豪。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职院校更是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优化办学治校,持续深化校地党建联建共建,充分发挥学校省双高优势特色,主动对接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市‘361’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赋能区域和国家发展,为宁波教育强市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篇章贡献城院力量。”
景观生态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军侠表示,“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上空的云格外澄澈,隆重庄严的纪念大会和盛大阅兵式举行。数万名受阅官兵踏着铿锵的步伐走过长安街,钢铁洪流与空中梯队让人震撼与自豪。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展现出伟大祖国的强大实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背后无数奋斗者的努力才有今天的震撼,科技才能强国。在省级新一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建设中,我深知专业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的关键作用,阅兵式中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力量,激励着我们在专业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景观生态学院党总支将做好‘一融双高’,做特‘红绿DNA’品牌,努力发挥学院人才优势,用专业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奉化农文旅;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就像受阅将士一样,坚守岗位,不负使命。”
商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主任蔡文芳表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党建+业务’双带头人,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深感这不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党课和职业素养教育课。盛大阅兵式中,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集中亮相,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彰显了我国科技自强和制造业水平的飞跃。这启示我们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徒步方队‘一老一新’的编排设计,既体现对抗战英雄部队的崇高敬意,又展示我军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作为专业主任,我深刻意识到要在教育教学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战精神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把抗战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职教力量。”
旅游学院辅导员杜永强表示,“当礼炮轰鸣、国旗飘扬,三军将士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时,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队伍,听着那响亮的口号,我仿佛看到了国家从苦难中崛起,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历程。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国家实力的增强,更让我体会到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性。从1945到2025年,八十年的沧桑巨变,见证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作为一名奋战在思政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我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在每一次谈心谈话中播撒火种,在每一场主题班会中点燃热情,在每一次校园活动中浸润熏陶,让伟大抗战精神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精神导航’,指引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骨气的新时代青年。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我将以抗战精神砥砺育人初心,将爱国情怀融入日常工作,引领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孔丹霞表示,“阅兵仪式在80声礼炮中拉开序幕,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机呼啸,全体师生热血澎湃。80年来,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从‘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到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亮相长安街,人民军队的跨越式发展见证了国家崛起的艰辛与辉煌。这次阅兵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深入人心的思政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在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中心潮澎湃,胸怀激荡。我要将把阅兵展示的爱国情怀、抗战精神、强国意志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们领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责任和担当。”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25网络A1班主任原素芳表示,“铁流滚滚,誓言铮铮,长安街上的阅兵盛况既是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示,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教育课,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教育课。当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奏响乐章,当官兵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我看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体现的‘一老一新’精神令人动容;信息作战群方队、无人作战群方队等高科技武器方队不仅展示了我国科技强国的底气,更是对那段艰苦卓绝岁月的最好纪念。作为高校教师和班主任,我们要引导青年一代正确认识历史,懂得和平的珍贵;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结合专业实践,锤炼现代化信息科技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景观生态学院23园林A1班、武警退役学生李贤良表示,“作为曾身着戎装的退役士兵,作为胸前别着党徽的共产党员,我在阅兵方阵前读懂了‘传承’二字的千钧分量。当‘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口号响彻云霄,我下意识挺直了脊梁——这不仅是受阅方阵的誓言,更是刻在所有军人骨子里的‘密码’。即便已脱下军装,‘若有战,召必回’的承诺,依然在血脉里滚烫。”
艺术学院23艺术A2班学生谷伊茜表示,“今天,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盛大上演。空中护旗梯队率先飞过,抗战老部队与军事新力量身影交织,紧随其后的陆海空各作战群装备方队,展示着国之重器与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而由主战机型组成的空中梯队呼啸而过,更是我军力量跨越式发展的缩影。这一切,伴随着千人军乐团奏响的抗战经典与时代新声,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和平的珍贵。作为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这堂‘思政课’启示着我,要以画笔为枪,以设计为旗,将这份感动与自豪融入创作,用艺术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描绘时代风采,奏响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时代强音。”
国际学院23计算机中澳A1班学生严韬表示,“观看完这次阅兵,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看着整齐的方阵和先进的武器,脑海里突然闪回课本里‘落后就要挨打’的老照片:同样这片土地,曾经被人用几门大炮就轰开国门。今天,殱机抬头、战机呼啸,我才真切感到‘站起来’三个字有多重。身为预备党员,我将以此次阅兵的精神刻度为标尺,把震撼转化为行动:课堂上沉潜专业,以求真知;学习中保持稳健,戒骄戒躁;在日常细微处继续为组织与同学提供可感、可及的服务,让个人微光汇入时代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