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盟市动态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营”在瓷都,链动未来

发布时间:

2025-10-21 18:30

信息来源:

“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5-10-21 18:30

信息来源:

“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一域一特色”建设。结合准格尔旗“518”发展战略,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抓手,系统推进政策支持、平台搭建、服务保障、金融创新、产业链完善等重点举措,加快构建资源高效转化、产业集聚发展、创新持续涌现的产业新生态。利用本地煤系高岭土矿产资源优势,全面激发“土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活力,打造全国特色鲜明,西部领先,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土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北方“瓷都”

“一张蓝图”绘到底 

依托丰富的高岭土资源禀赋,开发区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蓝图”——《鄂尔多斯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特种陶瓷、耐火材料、功能涂料、高端造纸、生物载体五大主攻方向,精准绘制《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土基新材料产业图谱》,锁定高端骨质瓷、电磁陶瓷、陶瓷膜等关键环节,按图索骥、靶向招商,推动资源由“原料输出”向“高端制造”转变,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让实验室与市场“零距离” 

平台是创新的“磁场”。为了让最新科研成果“一走出实验室”就能“跳进生产线”,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高标准打造“陶瓷小镇”,并携手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共建“内蒙古先进陶瓷设计院”,作为土基新材料“产学研用”核心枢纽。鄂尔多斯市国礼陶瓷、伊东东研科技、天之娇高岭土等6家龙头企业同步入驻,形成“院—企—园”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研发—中试—量产”无缝衔接。目前,已研发出包括陶瓷活性分体材料、发泡陶瓷,氧化铝陶瓷制品等多个产品,其中两项成果即将进入中试。已投产各类陶瓷产业项目14个,涵盖礼品瓷、日用瓷、陶瓷酒瓶、建筑陶瓷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机制创新助推服务深化

“以前愁审批、愁配套,现在愁厂房建得不够快!”玉晶科技优质特种玻璃及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70亿元、分四期建设,开发区第一时间组建县级领导挂帅专班,土地平整、规划设计、审批办理、建设难题一包到底,创新推出“链长+盟长”双长制:园区主要领导任“产业链链长”,龙头企业负责人任“产业联盟盟长”,每季度召开供需对接会,建立“园区—企业双向清单”,开通“拿地即开工”绿色通道,将原本两年建设周期压缩至十个月,一期光伏背板玻璃生产线顺利点火,再次刷新“准格尔速度”。

服务不止于大项目。为了护航企业稳步发展,开发区发布《全周期合规性指引手册》,把注册、建设、生产、运营全链条法规政策一次性“打包”送到企业手中,已为内蒙古玉晶科技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国礼陶瓷有限公司出具《合规性诊断报告》,帮助企业合规经营、规避风险、节约成本。

同时,开发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配备全能型“帮办员”,队伍实行首问负责、廉洁承诺、智慧协同“三制联动”,从去年以来,共为238家企业办理事项289件,材料精简40%,134个事项实现“一窗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内,全生命周期服务成为开发区营商环境“金名片”。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开发区依托“基金+信贷”双轮驱动,落实《准格尔旗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已为78家企业建立融资需求数据库,累计实现信贷投放37.9亿元,协助企业申请产业引导基金3亿元;组建专项资金申报专班,年内为二氧化碳制芳烃、光伏玻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中央及自治区研发资金4707万元,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瓷”到“材”奔向千亿级 

为了更好地延伸“土基”产业链,开发区通过“纵向耦合、横向拓展、前沿布局”三向发力,推动产业链条越拉越长、越拉越韧。 

纵向耦合——上游稳住资源端,中游做大煅烧端,下游深耕应用端。目前已形成30万吨煅烧高岭土年产能,陶瓷研磨球、精密铸造砂、莫来石高温砖等中端产品稳定供应;下游日用瓷、工艺瓷、特种陶瓷、耐火材料、功能涂料、医用特种纸同步开花。横向拓展——围绕高岭土伴生资源,同步布局石英砂、铝矾土、硅基材料等关联产业,内蒙古兴洋股份有限公司硅烷产品畅销国内外,并联合浙商共建硅基材料产业园,形成“煤—电—硅—材”循环链条。前沿布局——锚定生物医药载体、固态电解质隔膜等千亿级高价值场景,开发高岭土基药物缓释剂、医疗美容面膜基材、固态电解质隔膜等前沿产品,抢占下一代材料制高点。 

产业生态“百花齐放” 

政策、服务、金融、创新、链条“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土基新材料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通道: 一是产能规模快速攀升。已建成煅烧高岭土30万吨,特种玻璃、光伏背板玻璃、陶瓷研磨球、精密铸造砂、莫来石系列砖等中高端产品次第下线。二是项目引进硕果累累。开发区已成功集聚 14 家具有特色优势的陶瓷及新材料企业,形成了 “以传统陶瓷为主导、以新材料产业为辅助”的多元式发展,推动陶瓷产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新材料领域延伸,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截至10月份,开发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582家,同比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57亿元,同比增长27.01%;实现税收65.33亿元;吸纳就业超2万人。其中,土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8.28亿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持续落地,为开发区经济效益整体跃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下一步,开发区将围绕“518”发展战略,以此次土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新起点,持续放大资源、政策、服务、金融叠加效应,力争到2027年建成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绿色瓷都”,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准格尔方案”。 

黄河奔涌,大地生辉。从“黑金”煤炭到“白金”高岭土,从“一块泥”到“一只瓷”再到“一片材”,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正用生动实践诠释:只要营商环境优、创新动能强、产业链条全,黄土地也能长出“金凤凰”,“土”里也能淘出“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