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决赛的运动员公平竞技,维护赛事纯洁性,自治区反兴奋剂中心扎实开展反兴奋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兴奋剂检查方面,秉持全面覆盖原则,对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决赛的运动员,除球类项目采取抽查式检查外,其余项目均进行了全员兴奋剂检查,尤其对拳击、摔跤、柔道等重点项目开展了两轮检查,截至目前,共累计完成 115 人次的赛前兴奋剂检查,且保证在比赛开始前全部给出检测结果,实现了赛前兴奋剂检查的全覆盖。
在兴奋剂风险防控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指导运动队进入赛区前对运动员行李进行细致检查,防止携带有兴奋剂风险的物品,从物资层面降低风险;二是对外训运动员开展“三品”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并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确保运动员训练及生活环境的安全性;三是向运动员普及兴奋剂检查注意事项,要求严格熟知近7天服用药品、营养品的品牌及剂量等关键信息,有效提升运动员自我防范意识与能力,全方位筑牢风险防控网。
在反兴奋剂教育及赛前准入等方面,制定并发布了《行李检查指南》《赛前30天反兴奋剂工作每日计划》《备战十五运反兴奋剂工作指南》,切实为反兴奋剂工作提供标准化依据。
截至目前,已完成赛前反兴奋剂准入教育550人次,涵盖专业组、群众组的运动员及辅助人员,确保各类参赛人员均能接受系统的反兴奋剂知识培训。
与此同时,针对参加决赛的运动员,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小班式、一对一教育,做到与兴奋剂检查同步推进,使教育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了反兴奋剂教育的全面覆盖,进一步强化了运动员的反兴奋剂意识。
下一步工作中,自治区反兴奋剂中心将持续深入推进反兴奋剂各项工作,持续严格完善检查、防控与教育体系,坚决落实兴奋剂问题“零容忍”,全面做好反兴奋剂工作。